周一(8月15日)早盤,期市漲跌分化,農產品大漲,金屬與黑色系下跌,棕櫚油封死漲停,豆油大漲2.82%,菜油大漲2.76%,淀粉大漲2.7%,橡膠大漲2.06%,豆一、瀝青、玉米、丙烯、菜粕漲逾1%,跌幅方面,錳硅大跌3.5%,滬鎳大跌2.91%,焦炭大跌2.69%,滬鉛大跌2.6%,滬鋅大跌2.51%,鐵礦石大跌2.09%,滬銅、白銀、滬錫跌逾1%。
導火索棕櫚油或將帶領油脂上行
近期馬來西亞棕櫚油出口需求良好,船運調查機構SGS和ITS發布的數據顯示,馬來西亞8月1-10日出口量環比增長18.14%和17.77%。出口需求的增加以及7月產量遠低于去年同期導致7月結轉庫存小幅回落0.2%,或將支撐馬來西亞棕櫚油期貨上行,提振國內油脂市場價格。另外,國內外棕櫚油持續倒掛中導致國內棕櫚油進口量減少,棕櫚油庫存進而自4月初的高位97.1萬噸水平一路下降,日前一度跌破30萬噸關口,截止8月11日,全國港口棕櫚油庫存量32.5萬噸,國內庫存降至低位水平,使得國內棕櫚油市場價格居高不下,截至8月11日國內豆油和棕櫚油現貨價差進一步壓縮至330元/噸左右,相對于棕油而言,豆油將更容易獲得下游買家青睞,這將擠占棕櫚油此前部分市場份額,進而支撐豆油現貨市場價格。
雖然8月份USDA美豆單產提高,但是陳豆庫存減少,使得此次報告利空有限,美豆或將在950美分一線得到支撐,對國內豆油市場價格影響或將有限。另外,棕櫚油利好頻出或將再次發力,帶動國內豆油市場價格上行。預計國內豆油短期或將釋放“洪荒之力”,價格或有小幅上漲,幅度在50-80元/噸,建議貿易商可適當補貨,而且馬上臨近中秋和國慶的傳統節日,進入豆油小包裝的銷售旺季,對消化國內豆油商業庫存將起到重要作用,后期國內豆油或將有上漲空間。
上周,黑色金屬板塊漲跌互現,成品材端螺紋鋼、熱軋主力合約維持2%的周漲幅,但原材料端分化明顯,一方面,受供給側改革消息利好支撐,前期去產能領先的煤炭行業再度引發一波期市的多頭炒作,焦炭、焦煤1609合約漲幅分別環比提高至9.4%和4.1%;另一方面,鐵礦石1609合約周內大幅減倉50%至50萬手,前期炒作的多頭擠倉的可能性明顯下降,進而導致期價回落,錄得0.2%的跌幅。且受此影響,新主力合約1701跌幅更甚,為1.7%。從而得出周內板塊的強弱關系為煤焦恒強、成品材居中、鐵礦石轉弱。由于成材期貨近期較現貨的升水行情仍在延續,致使空頭交割力度繼續增加,其中螺紋鋼注冊倉單周內新增1.28萬噸至2.23萬噸。
7月投資數據整體維持下降趨勢。其中與用鋼關系密切的地產和基建投資增速分別下滑0.8和1.6個百分點,至5.3%和18.71%。下滑速度均超預期,充分反映出7—8月傳統的用鋼需求淡季。在此兩方面投資增速的主導下,整體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進一步下滑至8.1%的新低水平,從而預計8月增速破8將是大概率事件。需求方面,滬市螺線采購量周降3400噸至2.1萬噸,繼前期螺紋鋼為主的鋼材庫存連續增加后,上周五大鋼材品種社會庫存全線增加,總庫存水平再次突破900萬噸,螺紋鋼熱軋庫存分別增加6萬和5萬噸。
8月整體仍將延續7月行業淡季的大背景。但鑒于1609、1610近月合約臨近交割對于盤面的擾動會有所放大,整體建議短線繼續把握日內的操作機會,偏向于期現價差修復的空頭方向。中期來看,目前鐵礦石近月合約多頭擠倉風險減弱,主力1701合約加速向下,顯然是對下半年基本面轉弱的預先反應,建議可順勢提前輕倉布局。
(責任編輯:DF306)